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谢自 2025-02-23 百科报 29 次浏览 0个评论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作者 | 永舟

编辑 | 吴擎

万倩和妈妈一样,是一个多子女家庭的长女。

有了弟妹之后,万倩明显感觉到,妈妈将自己的童年 " 遗传 " 到了万倩自己身上。有一次,妈妈对万倩狠狠道:" 女孩子长大后是没有家的,你以后回家来要看你弟媳的脸色。" 几十年前,万倩的外婆也是这么对万倩妈妈说的。

万倩火冒三丈,从此以后,她对自己说,不会再回这个家了," 没有家就没有家。"

长姐在家里承担的,要比弟弟妹妹多得多。

在近期开播的年代剧《六姊妹》里,梅婷饰演的何家长女何家丽,对五个妹妹们既当姐又当妈。由于父亲重男轻女,何家丽一怒之下剪掉了自己的辫子,告诉父亲,以后自己就是这个家的长子," 你就把我当成男孩,我比儿子还要厉害。"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六姊妹》剧照

" 长姐 " 变 " 长兄 ",是时代在何家丽身上施加的客观压力。就像她在母亲因生不下儿子而哀怨 " 何家要绝后 " 时,毅然向家人保证:" 以后我生的小孩,不管男的女的,就姓何。"

常言道 " 长兄如父,长姐如母 ",但相较于父兄,女性长辈往往缺乏对等的威严与权力,照护与付出的责任却被要求更多。2021 年的电视剧《乔家的儿女》里,白宇饰演的乔一成通过对弟妹的照顾,渐渐取代了父亲的威严。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乔家的儿女》剧照

当代社会,随着多子女政策开放,长姐也许只是一种选择,但也是一种处境。在诸种无形的要求与限制之下,长姐们会不得已地让渡自己的人生,将更多精力与时间奉献给家庭。

对 "90 后 " 乃至 "00 后 " 一代人来说,他们的家庭模式,有着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与结构变化的痕迹,他们的父辈、祖辈,在对待子女的期许和要求上,延续着自身时代的烙印。

20 世纪初,奥地利心理治疗师阿尔弗雷德 · 阿德勒提出了 " 出生顺序理论 "。该理论认为,孩子的出生顺序对他们的个性有着深远的影响。其中,长子长女往往具有神经质、保守和尽职尽责的特质。排行中间的孩子具有好胜、叛逆和喜欢讨好的性格。而最小的子女往往富有创造力、寻求关注和独立性。

影视作品里的长姐和长兄,被赋予几乎全知全能的大家长角色,而在现实世界里,长姐们也会希望偶尔拥有不那么懂事和成熟的权利,但仅仅是为了得到作为一个普通女孩的资格,她们也许需要经历更多不被言说的淬炼与阵痛。

长姐的枷锁

宝甄最强烈的童年记忆,总是在 " 偷吃 "。

在家里,零食被默认是买给弟弟妹妹吃的。弟妹分别年小她八岁和六岁。妈妈经常当着宝甄的面说," 别人家的姐姐从来不吃零食都是留给弟妹吃。" 而一旦宝甄当着父母的面吃了两口零食,妈妈就会开始唠叨," 买点零食都被你吃完了 "。

于是,宝甄会趁妈妈不在,大口大口吃零食,甚至尝不出什么味儿。

小时候,她觉得自己在家里活得像只老鼠," 见不得光 "。她最喜欢过中秋节,因为在这一天,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吃月饼,而不会被母亲骂 " 贪吃 "。

宝甄也从没在生日吃到蛋糕,直到妹妹生日时,初中住校的宝甄回到家发现了蛋糕盒子。蛋糕吃完了,但没有留给她的。

同样饿了一早上,母亲买来两根烤肠,分别给弟弟妹妹,却不会有宝甄的。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82 年生的金智英》剧照

十岁时有一次,宝甄与妈妈在街上遇到一个认识的阿姨。阿姨给自己的两个女儿买了奶油蛋糕,顺便也买了一个给宝甄。宝甄的妈妈却一边呵斥宝甄,一边对阿姨客气道:" 别给她买 "。那个蛋糕是宝甄背过身一边流泪一边吃完的。

念高中时,宝甄在县城住校,父母给的生活费,她会尽力省下来一些给弟弟妹妹买衣服和鞋子。可这并未换来家人的感谢和认可。一次周五,宝甄回家晚了,还没来得及解释,就被母亲劈头盖脸一顿骂,她怀疑宝甄 " 鬼混去了 "。

那天晚上,宝甄肚子有点不舒服,母亲下意识质问她例假来了没有," 言下之意也很明显了 "。

因为家里条件不好,宝甄没有上大学,而是早早出去打工。早些年,她赚的钱全都给家里修房子、给弟弟交学费了。弟弟结婚后,婚房、彩礼,都是宝甄这个大姐出的。直到宝甄自己的孩子要上学时,她已经没钱买学区房了,她想让孩子落户到弟弟的婚房,弟弟、弟媳却不愿意。

多年后回过头想,在父母的常年打压下,宝甄自己其实也习惯了将个人需求后置,习惯了将自己作为奉献者角色。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六姊妹》剧照

常年积累的相处模式,也让宝甄的弟弟妹妹对待姐姐毫无感激之心。宝甄记得,妹妹小时候会因为被姐姐批评几句而在班级群里骂宝甄 " 老巫婆 "。自己感冒生病,弟妹在跟前都不会给她倒杯水。

目前在上海念研究生的万倩有两个高一的弟弟和高二的妹妹。今年过年,万倩没有回家,她退出了家庭群,与母亲彻底决裂了。

导火索其实是非常小的一件事。一天,万倩在学校里上课,母亲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过来,又让万倩的弟弟接着打。万倩走出教室回电话过去,以为是什么紧急的事,没想到只是家里的监控连不上了 Wifi。

万倩的父母都是工人阶层,家境不算富裕,之所以在万倩之后又生下两个孩子。

妹妹与弟弟相继出生后,不到十岁的万倩就担起了带弟弟妹妹的任务。弟妹开始念书后,父母也总是央着万倩给他们补课。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这么多年》剧照

2024 年初,万倩的父亲意外离世,给万倩留下了两三万块钱。此前,这钱一直放在母亲那里," 为了让她安心 "。前不久,万倩想把钱要回来,母亲却放言,要跟她断绝母女关系。

如今,万倩通过自己的努力专升本,成为上海一所高校的研究生,母亲倒是开始以她为豪,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自己有出息的女儿。

但她对万倩的依赖心和掌控欲也越来越重,弟弟妹妹凡有点什么事,母亲都会来找万倩。弟弟不想住校了想走读怎么办?弟妹成绩不好怎么办?一次,忍无可忍的万倩直接回复母亲:" 你自己的孩子自己管 "。母亲就呛她:" 长姐如母,我现在单身一个人,有事情找谁商量?"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小巷人家》剧照

万倩最后还是帮想走读的弟弟重新找到了一间离家近的学校,并带他去办了入读。从学校出来后,万倩用兼职赚的钱去水果店买了自己喜欢吃的榴莲。

这时母亲问弟弟," 臭儿子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?" 弟弟说,反正他不喜欢吃榴莲,母亲又说:" 我当然知道你不喜欢吃榴莲了,你姐姐每天都会买榴莲,你们都吃腻了,当然不喜欢吃了。"

一瞬间,万倩陷入了委屈和心寒。她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在母亲面前 " 正大光明 " 地吃榴莲,是因为帮弟弟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事," 得到了她的认可,我才配得到榴莲。"

说着,采访电话那头的万倩没能掩住哭腔。

如母如子

" 长姐 " 未必需要真的有很多弟弟妹妹,仅仅是 " 姐姐 " 这一身份,就足以让她们从小被期待亦姐亦母,担起超出这个年龄的责任和期待。

两年前,王琦在大学毕业前夕忽然有了一个弟弟。决定生二胎的时候,父母并未征求她的意见。但王琦知道,政策开放后,父母一直想再生一个。但她之前一直以为,是自己的反对态度,让父母迟疑和谨慎。直到得知母亲怀孕,她瞬间感到 " 天塌了 "。她被动接受了成为姐姐的事实。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电影《我的姐姐》

弟弟出生那年春节,王琦没有回家过年,自己跑去了北京旅游。

毕业工作后,王琦住在同城的家里,不可避免地会在对弟弟的照顾和教育上与父母产生矛盾。爸妈身体不好,老来得子的他们对于儿子重 " 育 " 大于 " 教 "," 吃饱睡好穿暖就行 "。

但王琦觉得不能这样。她看不惯父母对弟弟的溺爱,比如任由年仅两岁的孩子看短视频,吃饭的时候还在看。有一段时间,她与父母就这个问题常常吵架。

委屈的地方在于,父母默认王琦帮忙照顾弟弟是理所当然的义务。比如,又热又累的一天,王琦抱怨 " 不想再带(弟弟)了 ",就会立刻得到爸妈的反驳:" 一家人你帮我带一下怎么了?计较这么多干嘛?"

王琦被灌输了太多 " 懂事点 "" 大度点 "。她并非不愿意帮忙搭手,可 " 情绪价值是最容易给的东西,他们(爸妈)都不愿意给我 "。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暗格里的秘密》剧照

还有一些不能逃脱的尴尬时刻。比如,王琦与弟弟长得非常像,有时候,她带这个年小自己 20 岁的男孩出门,偶尔会被误认为母子。

王琦哭笑不得," 长姐如母 " 四个字在客观层面得到了具象化呈现。

今年 17 岁的时雨与妹妹的年龄差没那么大,时雨 5 岁那年,父母生了第二个女儿。时雨的父母都是教师,虽然自诩开明,承诺时雨 " 不搞偏心那一套 ",但从小到大,时雨听惯了 " 你是姐姐,你应该先洗碗 "" 你是姐姐,妹妹做错了你应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没有做好榜样 " 等说辞。

比如,在家洗碗本来约定是姐妹俩轮流,但有时候记岔了,不确定这次谁来洗的时候,父母就会理所当然地让时雨去洗," 就因为我是当姐姐的 "。

时雨记不得因为 " 记岔了 " 而多洗了多少次碗,还有很多类似多干的家务。每当她向母亲提出不公平的质疑时,总会得到反问:" 你在比什么呢?为什么不和我们比呢?我们为你们的付出,说什么了吗?"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上游》剧照

在父母看来,为人兄姐和为人父母一样,都是应该为后辈多付出,这完全是理所当然的、不假思索的事。

时雨哑口无言了。她的委屈在于,成为姐姐之后,自己失去了作为一个女儿偶尔犯娇气的权利。

从很小的时候开始,她就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和需求,习惯在桌子底下抠手来吞咽委屈。被年幼出手没轻重的妹妹打伤,时雨也不会吭一声。父母吵架的时候,因为不想让妹妹承担,时雨会主动把妹妹抱到房间里关起来。

" 我爸妈的确没有偏心 ",时雨感受得到,父母只是 " 无意识地 " 想让她承担身为长姐的责任——即便,那责任看起来与母亲如此相似。

撕裂与阵痛

面对父母的理所当然,身为长姐,时雨有时会恍惚错觉,虽然在妹妹面前偶尔感觉自己好像母亲,但也有一些时刻,她感到仿佛在妹妹身上重新成长了一遍。

比如,时雨自己念初中的时候,母亲会撕掉她看的小说。可当妹妹到了青春期,时雨会帮妹妹把小说藏起来,还会 " 不知道为什么很想强调 " 地告诉妹妹," 看这些很正常 "。

在父母对妹妹的教育上,她像一面镜子一样看见了自己儿时的成长历程。

事实上,不论是否身为长姐,一个女儿在家庭里体会到的幸福感和安全感,极大程度来源于父母本身,而非是否有弟弟妹妹。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都挺好》剧照

卢晶是母亲在 19 岁那年就生下来的长女。自卢晶记事起,父母就常年在深圳打工,卢晶则在老家与奶奶一起生活,与父母聚少离多,也没能感受到多少短暂的 " 独生女偏爱 "。

直到卢晶七岁和八岁,妹妹和弟弟相继出生,父母才从深圳搬回老家。

" 忽然多了一对弟妹,在我还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的时候,我已经不得不承担起对他们的照顾了。" 童年很长一段时间,卢晶每天被要求早起煲水,给弟妹洗澡。洗完澡后,如果还没到做饭的时间,她就把弟妹们抱上双人婴幼儿车,推他们出去散步,然后听村里人评价弟妹 " 这姐弟俩相差一岁跟双胞胎似的 "。

身为长姐的卢晶,似乎自动被抹去了同为家中女儿的身份。

虽然辛苦,但年幼的卢晶从未质疑过这些是否是自己该做的," 反正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,大的要照顾小的 "。就像小时候在语文课本里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,耳熟能详,也理所当然。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女人不哭》剧照

卢晶第一次产生 " 为什么 " 的追问,要到上初中以后。一天晚上,爸爸让她给弟妹辅导作业,卢晶不愿意,爸爸忽然对她甩出一句:" 那我以后不给你钱花行么?"

一瞬间,卢晶的心理防线崩塌了。她发觉自己毫无选择的余地," 有种强行啃下一根硬骨头的感觉。"

从大学到参加工作,很长一段时间内,卢晶都被严重的愧疚感折磨着," 觉得开始赚钱后就应该立马反哺(家庭),至少应该在弟弟妹妹的学业上给予帮助。"

" 觉醒 " 是在发现维持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之后。毕业后,卢晶换了好几份工作,也没存到什么钱,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。她开始明白,独自活在世界上,照顾好自己已经不容易,她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完全负责。

父母仍然试探性地提醒她," 你小时候不是说以后要供弟妹读书?" 父亲说," 谁家大的出来了不也是供小的读书?"

卢晶果断甩下一句话:" 再说这种话,我就去跳楼。"

万倩对童年为数不多温暖的记忆,是在她还没有弟弟妹妹的时候,妈妈经常在晚上睡前给她讲故事。虽然还小,虽然家里不算富裕,但这种朦胧的记忆,仍然让万倩短暂体会到了独生子女的幸福。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《二胎时代》剧照

但如果万倩有其他表现不好的地方,母亲就会给她狠狠的惩罚。她会让女儿撩起裤子跪搓衣板,如果感觉不到痛了,甚至还会把烧完的蜂窝煤踩成碎渣,铺在地上让万倩跪。

母亲告诉女儿:" 我小时候你外婆就是这么对我的 "。

母亲自己也是家庭里的长女,有两个弟弟。小时候,母亲去池塘边洗全家人的衣服,被邻居夸懂事。她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下来了,却被万倩的外婆骂道:" 你觉得自己很可怜吗?"

上学这么多年来,万倩基本没有花过家里的钱。她在学校里做家教,寒暑假去机构里当辅导老师,每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八点排满,勉强能支撑自己的生活。

前两天,万倩还做了一个梦。梦里,她和母亲走在一起,不知为何,万倩忽然窒息死掉了,可妈妈没有回头看她一眼。

醒来后,万倩向 Deepseek 描述了这个梦,deepseek 告诉她:" 梦见死亡意味着过去的你已经死掉了,在你与你妈妈的这段关系里,你已经死去了,你重生了。"

看见这个回答,万倩的眼泪掉下来了。但她也对自己说," 我现在的选择是对的。"

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

电视剧《我的姐姐》剧照

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人物为化名)

-END-

值班主编 | 张来
排版 | 八斤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开发测试用例,本文标题:《我是长姐,不是你妈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